中委会要闻

中委会要闻

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四届二次会议在重庆顺利召开

2025 / 04 / 25 来源: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

2024年4月21日,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委会”)第四届全体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重庆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委会秘书长梁栋主持,中委会主席郭华东院士,副主席周成虎院士、夏军院士、陆现彩教授、林珲教授、赵千钧研究员、陈方研究员,以及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主席Alessandro Annoni博士出席会议。来自中委会的130余位委员及相关代表参会。

郭华东院士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数字地球经过25年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委会为我国乃至全球数字地球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当前,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迅猛进步,数字地球在服务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愈发突出。中委会应继续秉承“数字地球服务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发挥我国在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夯实基础、锐意进取,推动数字地球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主席Alessandro Annoni博士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中委会的工作成果,称其是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下设六个国家/区域委员会中最为活跃、会员规模最大的组织,为全球数字地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表示,中委会在理念推广、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实践,为推动国际数字地球学会整体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力示范。希望中委会继续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协同合作,推动数字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为全球数字地球科学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力量。

会议期间,梁栋秘书长作中委会2024年度工作报告,系统回顾了中委会在制度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并对2025年重点工作进行了前瞻性部署。为健全人才发展机制,会议审议并通过《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会士条例》,标志着中委会在高层次人才体系建设方面实现制度性突破,为未来人才遴选、评价与激励工作提供了重要制度支撑。同时,会议决定新设数字流域专业委员会、数字热带亚热带专业委员会、数字生态专业委员会及青年科学家工作委员会,中委会下设专业委员会数量由17个增至21个,进一步拓展了学科覆盖面,提升了组织体系的专业化水平。为优化组织架构,会议还审议通过了部分常务委员与委员的增补名单,并由郭华东院士、周成虎院士、夏军院士、林珲教授、陆现彩教授为新任委员代表颁发聘书,进一步夯实了中委会的组织基础。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范,会议组织开展了2024年度优秀专业委员会评选活动。17个专业委员会在会上依次汇报年度工作成果。经综合评审,激光雷达专业委员会、女科学家工作委员会、数字山地专业委员会荣获“2024年度优秀专业委员会”。郭华东院士、夏军院士及常务委员刘勇卫研究员为获奖专委会颁发了荣誉证书。

此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中委会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凝聚了共识,提振了信心,为加快推进我国数字地球科技进步与国际影响力提升注入了新动力。

 

郭华东院士致辞

 

Alessandro Annoni博士致辞

 

郭华东院士、周成虎院士、夏军院士、林珲教授、陆现彩教授为新任委员代表颁发聘书

 

郭华东院士、夏军院士、刘勇卫研究员为2024年度优秀专业委员会颁发证书

 

集体合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