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山地学术研讨会

“第六届全国数字山地学术研讨会(峰会)

山地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资源、环境与生态在全球及国家资源开发、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字山地以数字化、信息化为服务手段,致力于促进山地科学和山区可持续发展,为山区资源开发利用、山地灾害监测评价、山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山区社会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为促进我国数字山地科学研究与应用,交流数字山地研究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问题,探讨在新时代数字山地研究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数字山地专业委员会于20201031日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办第六届全国数字山地学术研讨会(峰会),会议主题为数字山地理论、方法与应用 

 

        会议主题  

  数字山地理论、方法与应用 

   会议内容 

  从山地研究的新理论、技术与方法的角度,会议旨在探讨山地资源与环境、山地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等前沿问题,主要聚焦以下研究方向和科学问题:山地遥感与技术、山地生态、山地灾害与防治、山地城市化与可持续。 

   会议地点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A0214会议室 

   会议时间 

  2020年10月31日8:30-18:45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协办单位

大会会务

大会秘书

会议日程

会议安排

陈述彭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8:30-10:00)

纪念内容

主持人

周成虎院士致辞(线上)

刘高焕

陈述彭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纪录片播放

先生发言(励惠国先生、傅肃性先生、钱金凯先生、房金福先生、周万村先生、陈昱先生(线上)等)

山地分会代表(毕建涛秘书长、李爱农主任)发言

专家发言(张百平研究员、张洪岩教授、骆剑承教授等)

主任报告(苏奋振研究员)

拍照茶歇

大会报告(10:00-18:45)

主题1:山地图谱与山地地貌

序号

报告人

报告题目

时间

主持人

1

张百平,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

山地垂直带谱结构理论初探

10:00-10:30

李爱农

2

张洪岩,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对地学信息图谱的再思考

10:30-11:00

3

阎广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线上)

山地下行短波辐射地形效应分析及验证方法

11:00-11:30

4

张会平,地震局地质所,研究员(线上)

祁连山构造地貌特征

11:30-12:00

主题2:山地遥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

序号

报告人

报告题目

时间

主持人

5

李爱农,中科院山地所,研究员

《一带一路南亚资源环境地图集》设计与编制

13:00-13:30

程维明

6

骆剑承,中科院空天研究院,研究员

遥感大数据智能计算与精准地理应用

13:30-14:00

7

钟林生,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游憩功能自然基础与实现路径

14:00-14:30

8

秦承志,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

基于坡位单元边界自适应的流域管理措施情景优化

14:30-15:00

主题3:山地地形与灾害

序号

报告人

报告题目

时间

主持人

9

邵怀勇,成都理工大学,教授

攀西高山峡谷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5:10-15:35

秦承志

10

赵伟,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副研究员

山地地表短波辐射精细表征与地形效应改正新方法初探

15:35-16:00

11

熊礼阳,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青藏高原内流区河网提取算法及其并行化研究

16:00-16:25

主题4:山地遥感方法及应用

序号

报告人

报告题目

时间

主持人

12

张爱武,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植物性状遥感观测的机遇和挑战

16:25-16:50

赵伟

13

边金虎,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副研究员

基于地球大数据的全球高分辨率山地绿色覆盖指数制图研究

16:50-17:15

14

杨颖频,广州大学,博士后

山区农作物精准化遥感监测研究

17:15-17:35

15

代文,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线上)

基于无人机地形变化检测推算小流域输沙率空间分布

17:35-17:55

16

李江月,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博士生(线上)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巴尔喀什湖流域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研究

17:55-18:15

总结及下届会议交接(18:15-18:45)

本次会议主办方总结

主任总结

下届会议主办方发言

会旗交接仪式

top